新闻所40周年系列活动第三期 ——张先广老师作《弗卢瑟对装置社会的批判》讲座

发布者:谢添发布时间:2025-04-23浏览次数:48

202542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举行40周年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第三场报告会。本期活动特邀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张先广来所开展讲座。

张先广(Peter Zhang)老师是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传播学院传播研究教授(终身教职)、伦敦留学项目负责人,美国学术期刊《中国传媒研究》(China Media Research)联合主编、加拿大学术期刊《新探索:文化与传播研究》(New Explorations: Studies in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副主编和编委、全球修辞学会常务理事、欧洲哲学学会执行委员。主要从事跨学科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媒介生态学、传播理论、修辞理论与批评、翻译理论与实践、文艺理论等。近十几年涉足哲学研究,对间性论、德勒兹、弗卢瑟、维利里奥、塞尔、禅学、《易经》等有深入探索。

张老师首先从照相机作为装置说起,随着照相机的发明,人类步入后历史时期。装置成为社会的中心,人降格为职能员,荒诞地、随机地实现着程序中所固有的虚拟性。职能员思不出其位,视域囿于装置,以符号为现实,忠于装置、庸庸碌碌是其生存法则。以往的目的思维和因果思维让位于程序思维,劳动让位于行使职能,改造世界让位于通过装置改变世界的意义,理论让位于博弈之策。大众摇摆于娱乐和消费之间,欲望被异化。人的尊严只有在迫使装置为其所不能为当中实现,然而人的创造性与抗争又会被装置作为反馈而吸纳,使其变得更为强大。装置的程序中所固有的恶劣情形迟早必然发生成为人的隐忧和恐惧。麻醉只会导致畅行无阻的职能主义。对话式编程才是出路所在。

讲座结束后,李敬、王蔚、徐生权、万璇傲、张早早等老师与张先广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