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所青年中心举办“星期二读书会”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06浏览次数:81

 

    2015421日,新闻所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举办首次“星期二读书会”活动,共同阅读《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本次读书会由王蔚博士作为主读人,戴丽娜博士、白红义博士、孟晖博士、李敬博士、董倩博士、童希博士、同心博士等参加了读书会并参与讨论。

 

    著作根据翔实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对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700年前后中国书籍和印刷等发展历史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其于1962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初版,书名为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Books and Inscriptions。著作一经问世,立即在东方和西方学术界引起轰动,受到国际学术界一致好评,被认为是研究中国文字发展渊源以至印刷发明前的古代书史的一部必读书。书评广泛涉及中、英、法、德、意等多种语文和出版地,足见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之大。该书出版后,除英文版一再重印外,还陆续被译成中、日、韩等多国文字,目前中文版就至少有四种版本。

 

 

    作者钱存训教授为美籍华人汉学家,生于1910年,逝于2015年,享年105岁。钱存训生前为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荣誉教授、约瑟夫・雷根斯坦东亚收藏馆名誉馆长,是华裔在美国人文科学领域屈指可数的知名学者。其学识渊博、造诣深厚,著述丰富,先后用中、英文发表的专著、论文、序跋等达100多种,涉及的学术领域有图书馆学、目录学、书记、造纸、印刷史、中外文化交流、历史、传记等。钱存训教授曾受李约瑟博士邀请,参加“东亚科技史研究计划”。钱存训教授用15年心血,用英文写成30万字、2000多条参考书目和200幅插图的著作《纸与印刷》,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出版,并成为各册中最为畅销的一本。

 

 

   

    在此次读书会活动上,王蔚博士详细阐述了《书于竹帛》的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文字的结构、书体和字汇,载体的材料、工具和制作以及文字记录的性质、作用和制度。并对书中富有独特创见的观点进行了重点阐释,包括:①“中国古代的文字,不仅是人与人往来的工具,也是人与鬼神之间的媒介。古时人们广泛地将文字应用于人与鬼神之间的交流,是使古代文字记录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②中国书籍的形式,始自竹简的使用,继以帛书、木牍和纸卷;③中国古代文字书写顺序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这一特点和中国文字的构造、书写材料、应用工具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因素有关。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不同因素,对中国早期文字记录的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古代的宗教信仰,促成以文字和鬼神交流,占卜、祈祷、急速都用文字记载下来,反映了当时的日常生活;封建诸侯和政府各机构之间频繁往来,增加了文件与档案的产量;古代知识分子大多是贵族阶级,有财富和闲暇,所以能够有机会从事读书和写作。人类思维能力和文字载体的方式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在201549日,即本次读书会举行的一周前,钱存训教授在美国芝加哥辞世,享年105岁。我辈青年学者今下重读这本重要著作,重温其重要观点和治学方法,亦是对先贤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