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与城市关系的另一种解读:《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3-28浏览次数:89

“新民夜报,夜到看报;夜饭吃饱,早点困觉”, 这几句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顺口溜,生动地说明了在许多市民的生活中,读晚报已如吃晚饭那样成为每天必做的“功课”。董倩的新书《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用历史-社会-空间的三元辩证法,通过《新民晚报》这份庶民喜欢又上达圣听的报纸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近25000个文本,对“文革前十七年”的上海日常生活空间进行了一次重访,并全面呈现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改造中的“新旧”之辩。

“日常是不可还原的具体规定性的泛滥成灾”(海默尔)。日常生活的特性――重复、琐碎、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镶嵌于特殊社会情境等等,致使大众媒介的研究难以对其加以捕捉,日常生活因此不断逸出传播学研究的视域。报纸与城市的研究多半聚焦于这样的主题:城市名人的事迹报道,城市重大的公共事件,城市整体形象的呈现,城市精神的媒介建构等等。如此看到的城市场景是强光聚焦之处的宏大主题,霓虹灯外的上海隐而不见了。

此书正是反其道而行之,围绕“日常生活”、“空间”这两个元素,聚焦于1949-1966年的社会主义城市上海,讨论了报纸与城市之间的暧昧关系。作者从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等角度切入,通过新闻报道、政府导向、读者参与、社会效应等方面的解读,力图描摹历史转折时刻的上海。在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映射出的翻天覆地的城市变迁,从一个重要的侧面重塑上海这座中国最资本主义化的城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生活和精神状态。《新民晚报》既是这种暧昧状态的记录者,以市民报纸的独特身份隐约再现着这种城市生活;同时,它对于上海城市这段历史的欲说还休,也正构成了这种暧昧状态的一部分。这也显示了报纸与城市之关系,决非整合工具之于有机体那样简单。在本书中,报纸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忽而紧密、忽而松弛的张力,展现了报纸与城市的微妙关系,为相关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社会主义城市上海的经典个案。

空间是这篇论文涉及的另一个关键要素。作者承接列斐伏尔、索亚的空间理论,根据论文的议题,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空间氛围”,试图展现上海城市的实体空间与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关联。于是乎,类似“外滩做早操的人群”这一上海平常生活场景,经由“空间氛围”的概念,将城市标志性实体空间(外滩)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做早操)这两个议题勾连起来,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以此展现了城市空间研究的一种可能性,“氛围”补充了空间向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

本书具有明确的交叉学科的特点。虽以报纸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和意义阐发的主要场所,但因其涉及特定历史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以及空间及日常生活的理论视野,因此本书除了新闻传播学的意义外,对于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城市研究、文化研究的学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学术著作常有术语堆砌的,有的甚至佶屈聱牙,但此书的文字相当清新可读。用史学家卢汉超的话说:“对日常生活研究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读下去又令人觉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书”。

 

出版信息:《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6.1